2019年10月20日至2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举办,聚焦世界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在教育领域,AI时代下的智慧教育变革成为行业趋势,俞敏洪与11所率先进行智慧教育改革的学校校长,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作为企业家,多年以来,俞敏洪一直致力于通过教育平台赋能教育变革,探寻科技与教育的精细化融合。而在教育变革浪潮下,这11位校长率先跟进,通过OK智慧教育平台实现教育创新,亮起了课堂革命的火把,他们有着教育变革中最为宝贵的一线实践经验。
这场教育企业家与一线教育实践者的对话,也让我们听见了教育变革的前沿声音。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左)
榆林高新中学校长高玉峰(右)
榆林高新中学
学校故事
2014年才刚刚成立的学校,
只用了4年多的时间就拥有全市第三的好成绩。
相信,乍一听到这件事,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这所学校拥有十分优秀的生源以及师资力量。
毕竟,没有深厚积淀的新学校,想要取得成绩大都离不开这两项因素。
但是,哪怕已经有了全市第三的好成绩,榆林高新中学也依旧没有人们眼中的“好生源”,甚至连老师都是学校创立之初,通过社招招来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这所新创办的学校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拥有了令人艳羡的成绩呢?
故事,要从2014年开始说起。
创立之初的榆林高新中学其实在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少短板。
一方面,新学校几乎为“0”的资源沉淀,让很多家长并不会选择将孩子送到这样一所学校来学习。
另一方面,名不见经传的影响力,也让学校无缘牵手资深名师。
为了改变现状,并完成打造“全市领先、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化中学的最初愿景,管委会聘任百年名校——榆林中学副校长、中学物理高级教师、陕西省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高玉峰担任校长。
上任后,高校长面向全国广聘名师,精心遴选,本科学历达标率100%,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45%,省、市级教学能手、教坛新秀、优秀教师占50%以上。
此外学校还从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大学精选了30名优秀应往届大学生或研究生组成助教队伍,辅助主体教师齐心戮力、精心完成教书育人之大任。
老师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如何将教师本身的资源沉淀为学校的自有特色、适合学校学情的校本资源成了摆在高玉峰眼前的又一大难题。
2017年4月,敢于创新的高玉峰为学校大胆的引进了先进的智慧教育理念与智慧课堂的产品及体系,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校本资源沉淀不足的现状,通过AI技术有效的将名师资源转化为适用的、有效的校本资源。
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高玉峰带领学校的教研组不断的探索,深入的研究,通过与AI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将学校的课堂教学从开始的五环六步高效课堂升级为具有榆林高新中学特色的“五环六步+AI”的智慧课堂。
此举,让学校教学场景中的老师和学生真正实现了减负增效。
同时,在AI的帮助下,学校优秀教师的资源慢慢地沉淀成了具有本校特色、适合本校学情的校本资源库。
这些资源一方面可以在教师间自由的流转,为教师的备课、上课提供很多的助力,另一方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适用、高价值的资源。
可以说,AI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手段和内容单一,高质量教学资源不能共建、共享;教学、管理缺乏信息化手段,没有互通互联;家、校、学生、教育主管部门缺少有效地沟通平台和手段的问题。
让榆林高新中学在创立仅4年多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0到1的突破,积累了独具特色且有针对性适用于本校师生的校本资源,实现了从草创到名校的快速飞跃。
对话实录
丨榆林高新中学校长 高玉峰
● AI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手段和内容单一的问题,成功的构建了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沟通桥梁,给学校的有效管理、教师的高效教学提供了相当大的助力。
丨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
● 从智慧课堂到智慧教育,现在我们希望构建智慧城市,什么叫智慧城市?让一个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先流转并且提升出来,让城市之间的学校与学校之间,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学校之间,互相的学习,提升他们的教研效率,师资水平还有孩子的学习效果。
学校是变革的主阵地,以互联网大会为起点,OK的”智慧百校工程”拉开帷幕。如今,11所学校已树立了智慧学校标杆,伴随经验共享,科技创融,越来越多学校必将成为创新标杆,这带来的也将是中国教育的全面升级。